【固生堂深圳-谭映辉主任医师】别总说脾胃太差!先试试这5个方法

发布者:固生堂中医

2025-03-14

分享到:


每逢佳节胖三斤,节后消化成了许多人的“心头大患”。餐桌上堆积的膏粱厚味,熬夜欢聚的作息紊乱,让不少人出现了腹胀如鼓、嗳气反酸、食欲不振的困扰。


《黄帝内经》早就警示:“阴之所生,本在五味;阴之五宫,伤在五味。”节日里失控的饮食,正是损伤脾胃阳气的元凶。


如何让脾胃恢复呢?跟着在调脾胃方面有丰富经验的谭映辉主任的思路就可以了。


1

节后腹胀的"病根":

阳气受损,升降失常


《生气通天论》有言:"阳气者,若天与日,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。"脾胃作为人体气机升降的枢纽,就像灶台上的火苗。


节日里冷热交杂的饮食如同往灶台倒冰水,暴饮暴食好比往火堆压巨石,熬夜狂欢更似抽走灶底薪柴——三管齐下,脾胃阳气必然受损。



此时食物堆积中焦,就像卡在电梯里的货物,
该上升的清气(营养精微)不能上输,该下降的浊气(代谢废物)不能下排,自然出现腹胀、便秘、口臭等"交通瘫痪"的症状。


2

调养三法:

顺应天时,重启脾胃


1.饮食复位:五谷为养,四时有序


《四气调神大论》强调"春夏养阳",春节正值冬春之交,饮食当如融雪润物,推荐:


●清晨:喝一碗小米南瓜粥(小米30g+南瓜100g),黄色入脾,温润养胃。


●午后:煮陈皮山楂饮(陈皮5g+焦山楂10g),化解油腻如同疏通下水道。


●切记:"饮食自倍,肠胃乃伤",每餐七分饱,给脾胃喘息空间。


2.起居回春:夜卧早起,广步于庭


建议早晨7-9点(胃经当令时)在小区快走20分钟,双手交替轻拍中脘穴(肚脐上4寸),像唤醒沉睡的闹钟般激活脾胃功能。


晚上11点前入睡,避免"熬夜耗阳"加重运化负担。

3.情志疏肝:恬淡虚无,真气从之


肝木克脾土,焦虑烦躁会加重腹胀。可每日按揉
太冲穴(足背第一二跖骨间)3分钟,配合深呼吸想象浊气从脚底排出。


正如《内经》所言"精神内守,病安从来",保持心境平和,脾胃才能安稳工作。


3

外治妙招:

艾灸+摩腹,给脾胃做“SPA”


●隔姜灸神阙:生姜切片扎孔,置于肚脐上,艾灸20分钟,温阳之力直透丹田。


●太极摩腹法:掌心焐热,以肚脐为中心,先顺时针揉36圈(通腑),再逆时针揉24圈(补虚),仿佛用手掌画阴阳太极图。


2

中药调理:个性化辨证


个性化的中药调理,对胃肠恢复更有利。若腹胀持续超过1周,或伴有剧烈疼痛、黑便等症,请及时就医。


一年之计在于春,脾胃若在春天就吃坏了,今年的KPI还能达成吗?


▲预防箴言:


《素问》早有明训:“上古之人,其知道者,法于阴阳,和于术数,食饮有节,起居有常,不妄作劳。”


调理脾胃不是节后突击战,而是日常养护的持久战。记住这个顺口溜:
“每餐留一口,百岁不用愁;饭后走一走,胃肠不罢工。”




提醒:本文为医学科普,供读者参考学习,中医看病需辨证论治,如有不适症状,请及时前往医院就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