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月10日-12日,由中信建投证券主办的“聚力新格局,共迎新机遇”2023年中期资本市场投资峰会在上海隆重举行。固生堂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涂志亮受邀出席并发表“供与需 构建中医产业新格局”主题演讲。
本次峰会聚焦创新药、医疗服务、中医药、创新医疗器械产业等生物医药战略性新兴产业,探讨医药产业新格局、新趋势,分析并挖掘资本市场投资机遇,为机构投资者与上市公司提供了面对面沟通交流的平台,多家上市公司企业高管、行业专家和资深投资者等共计百余位行业大咖出席了活动。
当天下午,涂志亮董事长以“供与需 构建中医产业新格局”为主题作主题分享。立足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大背景,涂志亮董事长提出优质医疗供给决定需求,分析了基层中医市场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,并分享了固生堂在基层中医服务的发展策略。
近年来,我国大力推动中医药产业发展,相关利好政策暖风频吹,中医药产业迈入快车道。
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显示,我国中医大健康产业市场规模已从2015年的5790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9170亿元,复合年增长率达12.2%,预计2030年达到人民币2.97万亿元,同期增速快于中国整体医疗健康行业。
在如此广阔而又分散的中医医疗服务市场中,固生堂凭借怎样的发展策略持续领跑行业,成为中医医疗服务赛道龙头?“医好、药好、服务好”是关键。
涂志亮表示,“固生堂立足基层中医医疗服务,把‘医好、药好、服务好’的经营理念贯穿于公司发展布局中。回归医疗的本质,患者最关心的就是这三个点,医生好不好,药材地不地道,服务好不好,这些才是根本。”
秉承“向善、向上”的商业理念,固生堂特邀国内权威药材鉴定专家张丹雁教授、吴立宏教授亲临鉴定甄选,严格甄选符合国家规定及疗效显著的中药原材料,并建立了标准化的药材采购制度流程,通过云HIS 赋能供应链管理体系,确保药材产品的高质量及配送的高效,让消费者吃好药、看好病。
截至目前,固生堂已在全国开设52家线下中医诊疗机构,线上线下执业中医师超过29,000名。其中,执业出诊的国医大师达到8位,主任医师及副主任医师占比近4成,名医数量领跑民营中医医疗机构。强大的医师资源、高品质的药材、优质的服务成为固生堂最为有利的竞争壁垒。
固生堂作为中医服务行业龙头企业,一直以来高度重视中医人才培养,尤其重视培养自有医生。
“通过名医传承工作室的建设,固生堂目前已经搭建起‘学术带头人(国医大师、全国和省市名中医)—骨干医生(全职、社区医生)-青年医生(硕博毕业生)’三个梯队的人才培养体系,形成了完善的传承机制,持续推进基层中医药人才队伍壮大发展”,涂志亮董事长强调。
在青年医生的招募和培养上,固生堂面向中医药院校硕博毕业生广纳贤才。青年医生来到基层门诊担任全职医生后,可以通过名医传承工作室,与名老中医建立“师带徒”关系,从而让青年医生有机会学习名中医的临床经验和学术成果,快速提升青年医生的水平。
事实上,名医传承工作室不仅能够让青年医生快速成长,还能高效促进医生学术传承。一方面,青年医师可以跟着名中医出诊,协助老师负责具体实施与轻症患者,大大提升接诊量与工作效率;另一方面,名老中医手把手教徒弟,形成“跟师学习、理论学习、临床实践”三位一体的师承人员培养模式。
年轻医师在不断实践和临床中日积月累,学成出师,实现名中医学术传承,帮助医生实现“开宗立派”的可能。
凭借完善的人才培育体系,固生堂自有医生业绩贡献显著增长,老、中、青三个梯队的医生人才培养模式为公司业务发展打开长期增量空间,强大的人才优势将助力固生堂在未来发展中赢得先机。
互联网大数据正在加快重塑传统中医领域。根据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“十四五”中医药发展规划的通知》,提出要“推进互联网+医疗健康”,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”,“发展远程医疗和互联网诊疗,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中医医疗服务模式”。
对此,涂志亮表示,“固生堂一直以来坚持顺应中医药政策导向,将中医医疗与互联网、人工智能等创新技术深度融合,推动中医走诊断标准化和治疗产品化道路。”
诊断标准化,是将传统中医诊疗服务中的“望、闻、问、切”与人工智能、大数据、5G等创新技术相结合,把看诊的过程、图片变成数据化,逐渐形成AI中医辅助诊疗体系。
治疗产品化,即是把临床疗效确切、得到患者肯定并广泛应用的名老中医专家经验方转化成院内制剂,并且将手法外治疾病标准化,让更多消费者体验到优秀的中医治疗产品。
去年12月,固生堂首款院内制剂——通窍止涕鼻舒颗粒成功获批;今年2月,固生堂第二款院内制剂健脾化脂膏也已获药监局备案。
未来,固生堂还将陆续推出更多院内制剂,市民通过购买院内制剂的方式,即可获得中医大师历代传承的宝贵良方,造福更多患者。
未来已来,顺势而为。科技发展推动医疗健康与互联网深度融合,传统中医行业格局正在加速变革。固生堂作为基层中医服务龙头企业,通过布局完整的中医生态链构筑竞争壁垒,以科技创新推动中医诊疗标准化发展,完善的医生梯队培育体系将为公司发展打开长期增量空间,持续增强公司发展内生动力和韧性。